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2015-07-29 310 0

何占坤 王 玉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51)
  摘要:研究目的:地层损失是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主要原因,地层损失导致周围土体变形既有竖向沉降,又有水平变形。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将盾构隧道、地基和基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研究了地层损失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设计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结论: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1)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基土体竖向沉降,导致筏板与下部地基土体脱空;(2)地基土体竖向沉降在桩侧引起负摩阻力,导致桩基产生附加沉降;(3)地层损失引起的水平地层变形,使得桩身产生水平弯曲和内力;(4)随着地层损失率的增加,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基土沉降、桩基沉降变形、水平变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盾构施工中,应控制地层损失率在较小的范围内。
  关键词:盾构;桩筏基础;地层损失率;竖向沉降;水平变形;内力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结构物或构筑物的工程现象,且工程规模越来越大,邻近距离越来越近。盾构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单是隧道工程或岩土工程的问题,它是隧道—土体—建筑物共同作用的结果[1]。盾构法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移动[2],而地层移动势必会对邻近建筑物基础产生复杂的影响,从而致使建筑物产生②不均匀沉降变形,使建筑物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内应力,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3-5]。
  本文结合杭州地铁5号线隧道下穿杭州南站站房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以杭州南站桩筏基础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层损失率条件下的地基土和桩基变形及受力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桩筏基础的影响特征,本研究成果对杭州南站桩筏基础和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工程背景
  国铁杭州南站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中部,是杭州枢纽内重要的客运站。国铁杭州南站站场为南北走向,规模为7台21线,车场自西向东依次布置为普速场(3台10线)、杭甬客专场(2台6线)、杭长客专场(2台5线)。国铁站房东西向布置,建筑总建筑面积46973平米,采用高架候车模式,站房设计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1 杭州南站鸟瞰图
  杭州南站站房共三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主要为地下通廊,通廊东西两侧是地下出站厅及市政广场地下空间。站房首层及地下层侧式站房面宽114m,进深27.5m。高架层侧式站房面宽108m,进深27.5m。高架候车厅面宽84m。地下通廊宽42m,层高8.35m,顺线路方向采用9m+24m+9m柱跨。
  根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两条地铁线经过该枢纽并在此设站,分别为规划地铁5号线和规划地铁11号线。其中,杭州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需要从杭州南站国铁站房下方穿越,区间隧道线间距10.8m,在国铁站房下的穿越长度达246m,站房范围内区间隧道纵向坡度30‰,隧道距离站房基础底板7.8m~14.9m。
  由于杭州南站国铁站房的建设工期要求,国铁站房先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杭州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后期下穿,因此,国铁站房基础设计需要考虑为杭州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预留后期实施条件,同时还应考虑5号线盾构隧道后期施工时对站房基础的不利影响。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2 盾构隧道下穿站房示意图
  杭州南站国铁站房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1000m,桩基采用φ850mm的钻孔灌注桩,其中抗压桩桩长60m,以⑧3中风化砂岩或⑨3中风化泥岩为持力层,为减小基础沉降量,采用桩端后注浆。地下通廊底板下24m跨中设抗拔桩,桩长50m,以⑥3圆砾或⑥4砾砂为持力层。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3 桩基平面布置调整示意图
  24m柱跨处工程桩均采用柱下承台桩,为避让盾构隧道,所有承台均设置成长条形,东西方向的轴线下,单根轴线布设两排工程桩,桩基布置由柱下集中布置调整为纵向布置,盾构外皮距离工程桩水平距离仅1.5m~1.8m。而在24m柱跨下形成东西向承台梁,承台梁高2.5m,宽4.25m。
  2 地质条件
  场地属滨海平原区,局部为剥蚀残丘,地形开阔平坦。地层自上而下全新统、上、中更新统都有所揭露,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为黄褐色、灰褐色冲海积1-1粉质黏土、1-2粉土、3-1淤泥、3-2淤泥质黏土,厚度20~30m。第四系上更新统(Q3)主要为黄褐色、灰褐色冲海积4-1粘土、4-2粉质黏土、4-3粘土、4-5粉土、6-2粉砂、6-4细圆砾土,厚度18~35m。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D1-2)西湖组砂岩及泥岩。盾构隧道穿越处的土层主要为3-2淤泥质黏土,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编号
地层名称
密度
/(g/cm3)
黏聚力
/KPa
内摩擦角
(°)
压缩模量
/MPa
回弹模量
/MPa
02
杂填土
(1.88)
(20.00)
(10.00)
(6.00)
(30)
①1
粉质粘土
1.90
20.3
20
4.50
22.5
2
淤泥质黏土
1.73
14.3
15.3
3.00
15.0
④3
黏土
(1.85)
31.2
6.5
4.50
22.5
⑤3
黏土
(1.85)
34.5
7.0
4.50
22.5
⑥1
粉质粘土
(1.88)
32.4
7.0
6.00
30
⑥4
圆砾
(2.00)
(1.00)
(32.00)
30.00
150
⑦1
粉质粘土
(1.88)
(40.00)
(17.50)
6.50
32.5
⑦3
中砂
(2.00)
(2.00)
(35.00)
16.00
80.0
⑧1
全风化砂岩
(2.00)
40
24.2
25.00
125.0
⑧2
强风化砂岩
(2.00)
30.0
35
45.00
225.0
⑧3
中风化砂岩
(2.00)
20.0
40.00
55.00
275.0

  场区浅部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于平原区浅部的填土层及冲湖积、冲海积层粉质粘土、粉土层中。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迳流速度缓慢,以蒸发方式和向附近河塘侧向迳流排泄为主,水位随气候动态变化明显,水位年变幅约1.5~2.0m。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在0.30~3.90m。
  3 数值模型的建立
为了模拟盾构隧道施工对站房桩筏基础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2.6.0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Midas GTS是计算岩土与隧道工程的专业有限元软件,可以进行应力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渗流分析以及其它多种功能的分析计算。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4 三维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尺寸为123m、16m、74m,共计49908个单元,51782个节点。模型底面竖向约束,侧面水平向约束,顶面为自由面,土体采用实体单元,桩采用梁单元,盾构管片采用板单元,围护桩采用实体单元,三维计算模型如图4、图5所示。
土体采用Druker-Prager本构关系,模型考虑土层变化,各层土的重度、粘聚力、摩擦角等参数如表1所示。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5 盾构隧道与桩基础及地下通廊结构的关系
  考虑在实际中土体和结构材料之间存在相对位移和接触面效应,桩与土、筏板与筏板下土体之间应设置接触面单元,以有效反映接触位置的性状。当接触面受压时,为了模拟两边单元不会在接触面处重叠,法向刚度模量kn值可以取一个非常大的数值,一般取100~1000GN/m³,可使相互嵌入的位移小到忽略不计[6]。剪切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其取值则由两接触面间的直剪试验确定,在没有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取为与土体弹性模量一个数量级的数值[7]。
  4 计算结果分析
  盾构法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移动[2]。所谓地层损失即是指在隧道工程中开挖土体的体积与竣工隧道的体积之差,单延米土体损失与竣工隧道的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地层损失率η[8],地层损失率η一般在0.5%~1.5%之间[9]。为了弥补这一损失,周围的土体就发生地层运动,引起地层变形。本文采用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法(DCM)[10-11]研究给定地层损失率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对桩筏基础的影响。由于盾构隧道开挖对桩基础影响的复杂性,限于篇幅,本次分析只给出离盾构最近基桩的分析结果。
  4.1 地层损失引起的竖向地层位移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直观变现为地面沉降。图6是站房基础底板下地基土的横向沉降槽,可以看出,对于无桩基的理想状态,盾构下穿施工引起的沉降槽呈现单槽特性,最大沉降量发生在两隧道中间位置,受地下通廊围护桩的影响,沉降槽宽度与地下通廊基础宽度相当。相对于无桩基的理想状态,地基土体沉降槽受站房工程桩的约束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沉降槽深度明显减小,最大沉降由42.1mm降低到23.4mm,沉降槽呈现双槽特性,沉降槽宽度大体与盾构两侧工程桩距离相当,而工程桩至围护桩之间的地基土体受工程桩隔离作用的影响,地基土体沉降量明显减小,也就是说工程桩的存在,限制了地基土体的沉降发展。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6 基础底板下地基土沉降槽曲线(地层损失率2.0%)
  图7是不同地层损失率条件下筏板底部地基土的沉降槽曲线,可以看出,地基土体竖向位移导致桩筏基础下土体与筏板脱空,地层损失率越高,筏板下地基土沉降槽越深,沉降槽最大沉降量与地层损失率基本呈正比。但在工程桩的位置,受工程桩的影响,沉降量较小,而且地层损失率差异引起的沉降量差别不大。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7 不同地层损失率下地基土沉降槽曲线
  在盾构隧道距离桩基较近时,竖向地层位移会使基桩产生负摩阻力,引起基桩产生附加沉降。从图8可以看出,受竖向地层位移引起的负摩阻力影响,桩基产生不同程度的附加沉降,地层损失率越高,桩顶和桩端附加沉降量越大,桩身整体竖向沉降越大。由于桩身轴向刚度较大,其压缩变形较小,桩身压缩量变化不大。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8 桩身沉降分布图
  4.2 地层损失引起的水平地层位移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对于邻近盾构隧道的桩基来说,地层水平位移使得基桩产生水平弯曲变形,从而引起桩身内力的变化。图9~图11可以看出,不同地层损失率所引起的桩身水平变形、弯矩和剪力趋势基本相同,地层损失率较高引起的桩身水平变形值、弯矩值和剪力值也较大,这是由于地层损失率较大的情况下,引发周围土体发生偏向隧道的位移也大,从而引起的桩身较大的变形和内力。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9 水平位移沿桩身分布图
  从图9可以看出,因盾构隧道开挖所致的侧向土体位移主要发生在隧道附近且朝向隧道,故不论地层损失率大小,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隧道底部深度附近。由于水平变形沿桩身不均匀,导致整个桩身变形呈现反S形,桩身弯曲变形比较严重。桩顶和桩端分别受底板和砂岩持力层的约束,水平变形值数值较小,基本为零。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10 弯矩沿桩身分布图
盾构隧道下穿对桩筏基础的影响分析

图11 剪力沿桩身分布图

  由图10和图11可知,不论地层损失率大小,桩身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盾构隧道底部深度附近,而在相对于盾构隧道上方和下方的深度,出现了较大的负弯矩。而在盾构隧道顶部和底部深度位置附近,桩身出现了较大的剪力,经计算可以可知,桩身按构造配置箍筋即可满足。
  总上可见,地层损失引起的竖向地层位移,会导致桩筏基础下地基土体脱空和桩基附加沉降;而地层损失引起的水平地层位移,使得桩基产生水平弯曲变形,从而使得桩基产生内力,此时桩基变成了压弯构件。因此,从结构安全的角度考虑,桩筏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减小或弥补这些不利影响。一方面,在筏板设计时,考虑地基土体不参与承担上部荷载的设计工况,以应对地基土体脱空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桩基设计应考虑地层损失引起的负摩阻力、桩身变形和内力等因素的不利影响,采用桩端后注浆等措施以提高桩基抵抗附加沉降的能力,采用抗侧刚度大的钻孔灌注桩、适当增加纵筋配筋率提高桩身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5 结论
  (1)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基土体竖向位移导致桩筏基础下土体与筏板脱空,地层损失率越高,筏板下地基土沉降槽越深,而受工程桩的影响,沉降槽深度、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因此,基础筏板设计时,应考虑地基土体不参与承担上部荷载的设计工况,以应对地基土体脱空的不利影响。
  (2)地层损失引起的竖向地层位移在桩侧产生负摩阻力,引起桩基产生附加沉降。因此,桩基承载力设计时,要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采用桩端后注浆等措施以提高桩基抵抗附加沉降的能力。
  (3)地层损失引起的水平地层位移,使得桩基产生水平弯曲变形,导致基桩变成了压弯构件。因此,采用抗侧刚度大的钻孔灌注桩、适当增加配筋率提高桩身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但桩身剪力数值不大,桩身按构造配置箍筋即可满足要求。
  (4)分析结果显示,较小的地层损失对桩筏基础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盾构下穿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层损失标准确定盾构掘进参数,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将地层损失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长虹,柳伟.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及临近建筑物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2):354-360.
  Wang Chang-hong,Liu Wei. Mechanical Influence of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on Earth Surface and Neighboring Building[J].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11, 7(2): 354-360.
  [2] 王建秀,付慧仙,朱雁飞,等.基于地层损失的盾构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1):112-119.
  Wang Jian-xiu,Fu Hui-xian,Zhu Yan-fei,et al.Advance in calculation of subsidence caused by shield tunnel based on strata loss[J].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10, 6(1): 112-119.
  [3] 李进军,王卫东,黄茂松,等.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增刊2):166-170.
  Li Jin-jun,Wang Wei-dong,Huang Mao-song,et al.Influence of piles of structure induced by crossing tunnels[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gin, 2010, 32(S2):160-170.
  [4] 漆泰岳.地铁施工引起地层和建筑物沉降特征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7):1283-1290.
  Qi Tai-yue. Sett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and buildings caused by metro tunneling[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gin, 2012, 34(7):1283-1290.
  [5] 朱逢斌,杨平,ONG C W.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2):298-302.s
  Zhu Feng-bin,Yang Ping,ONG C W.Numeric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shield tunnel excavation to neighbering pile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gin, 2008,30(2):298-302.
  [6] 吴怀忠,王汝恒,张桂富,等.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5):88-90.
  Wu Huai-zhong,Wang Ru-heng, Zhang Gui-fu,et al. The stress and strain connection and mathematic model for soil and structure interfaces[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007,33(5):88-90.
  [7] 竺明星,童小东.桩-土接触面特性数值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S:142-147.
  Zhu Ming-xing,Tong Xiao-dong. Numerical study of interface properties between pile and soil[J]. Journal of Xu 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09,24S:142-147.
  [8] 魏刚.盾构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J].岩石力学,2007,28(11):2375-2379.
  Wei Gang. Prediction of surface settlement induced by ground loss during shield tunneling construction[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7,28(11):2375-2379.
  [9] Bakker,K.J. Structural design of linings for bored tunnels in soft ground[J]. Heron,2003,48(1):33-63.。
  [10] 杜佐龙,黄茂松,李早.基于地层损失比的隧道开挖对临近群桩影响的DCM方法[J].岩土力学,2009,30(10):3043-3047.
  Du Zuo-long,Huang Mao-song,Li Zao.DCM-based on ground loss for response of group piles induced by tunneling[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09,30(10):3043-3047.
  [11] 张治国,黄茂松,张孟喜,等.层状地基中盾构隧道开挖非均匀收敛引起临近管道变形预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9):1867-1876.
  Zhang Zhi-guo,Huang Mao-song,Zhang Mengxi,et al.Deformation prediction of adjacent pipeline due to non-uniform convergence of shield tunnelling in layered soils[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29(9):1867-1876.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