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42万亿!基建转向民资呼唤政策同行

2015-04-10 244 0

文/左传文
  近日,有业界专业人士表示,今后5年中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42万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来源于社会资本。笔者认为,这位专业人士的表示是有道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各项建设的前提,国家每年都非常重视,并进行有效投资。5年投资42万亿,平均每年为8亿多一点,而转向民资的确是大势所趋。

 
  基础设施建设是各项建设的前提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潜力,针对该领域的投资一旦相对不足,必然造成基础设施缺乏,构成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随后,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2014-2019年)》,在表明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决心的同时,再次强调了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与国务院要求不相适应的是,进入新世纪初以来,我们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一直相对不足,总的呈现下降的趋势。2006年,我们基础设施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为30%多。此后,基础设施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便不断在下降,2012年已下降到22%左右。有专业人士称,2013年到2014年,这一比重还在持续下降。这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十分不利。
  投资不足主要源于投资主体单一
  由于机场、桥梁、隧道等大型基础设施为主的项目均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性,因而,其投资方式也一直是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财政负担很重;为此,虽然基础设施投资的额度每年都有增长,但占总投资的比重依然很小,单一的融资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换句话说,以往,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政府财政。但随着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下滑,地方平台债务不断增加。自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以来,地方政府承担的债务迅速上升;同时,受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明显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数据表明,2014年年底地方债务约为22万亿,同时,2014-2017年,地方政府还本付息规模约为6.1万亿、7.1万亿、8万亿和7.4万亿,其中债务利息年均约2万亿左右,偿债规模基本是地方可自由支配财力的两倍。也就是说,“借新还旧”的资金已难以保持地方经济适度增速发展的需要。
  可见,我国基础设施都带有国有垄断性质,严重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不过,从去年开始,针对这方面的政策密集发布,总的改革方向就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凡是能开放的领域都向市场开放。随着地方政府偿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及提供服务的融资需求的增长,顺水推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短期内对稳增长作用最大、见效最快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便明显向社会资本倾斜。
  社会资本进入需要相关政策呼应
  上述情况表明,今后5年,中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42万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来源于社会资本,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当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然相对较大。因此,在政府不可能长期成为投资的主体的形势下,调结构转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激发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当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社会资本放开持积极态度之时,也要看到部分企业对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私合作仍存有疑虑。如北京地铁4号线是国内第一次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运营,京港两地成立的合资公司取得了30年特许经营权,当时预计需投入的资金接近100亿元。按照特许协议的约定,京港地铁核定的票价是3.34元,但后来北京市实行2元一票制后,分摊到地铁4号线的实际票价只有1.04元,比当初协议价格的1/3还要少。最后,北京市按协议给地铁4号线提供票价补偿。虽然这是一个外商投资的案例,并已得到较好处置,但反映的是民资的担忧之处。足见政策的不稳定性,对社会资本具有负面影响。
可见,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如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的社会资本正在涌动,让民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是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举措,同样是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开放程度会越来越大。而要让民资顺利实现这一转向,建设一个稳定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给予社会资本长期稳定的预期,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

                                                 责任编辑:吴越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