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我国怪异建筑背后的“黑手”

2015-01-22 660 0

 
 
  城市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本是彰显一国一地文化和艺术的范畴,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而如今我国随处可见与此相反的各种怪异建筑,从“秋裤楼”到“马桶盖”,从“五根钉子”到“方便面楼”,近年来奇怪的建筑不仅见之不鲜,而且还在各地继续上演。对此,不仅老百姓吐糟,用通俗的语言来形容讽刺,也遭到媒体、专家乃至两院院士批评。新华社就曾刊发专题报道,揭示了多地上马奇怪建筑的非理性现象;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也曾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工程科技论坛上,对中国当代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其观点是“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就连习近平总书记都痛斥“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而广受网民拍手称赞。
  怪异建筑是建筑畸型的表现,不仅殃及各地,即便首都北京亦未能幸免。看看北京的几座近10年来矗起的建筑,对比北京上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我们就能得出答案。媒体、专家以至总书记都在公开场合批评畸形建筑,除了花费太大,畸形建筑结构动辄多花费数亿、几十亿乃至更多外,再有就是其实用、经济、安全性不是很适用。而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一味地追怪求异,让外国建筑师把我国当试验场,失去了我们民族的东西。

 
  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第三代建筑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之一程泰宁最近也直陈央视“大裤衩”违反建筑本原、带来安全隐患,痛批燕郊“天子大酒店”建筑媚俗。程泰宁针砭近30年来建筑界出现的种种问题,指出中国的怪异建筑多为官员干预设计所致。可见贪大、媚洋、求特等畸型建筑,看似是各个城市外型所谓现代的“建筑地标”,实质却是无视中华历史传统,遗弃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表现。从这个意义讲,怪异建筑是我们建筑领域民族文化的可悲!畸型建筑的产生,虽说是设计者手笔,是设计艺术的败笔。但在我国,却并非如此,正像程院士所说的多是权力之手干预设计的“权势地标”,这让原本属于艺术的建筑贴上了政治的烙印。
  从建筑的内涵说,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如今建筑的功能早已不只是遮风挡雨,为人类提供庇护所,更多的实是精神和艺术的营养与象征。无论是“凝固的音乐”,还是“石头的史书”,这些誉称都凝聚着大众深刻的认同,标注着大众广泛的共识,即建筑是艺术,除“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革,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这个普遍性之外,更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独有的个性。正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个性特点,也为城市增添民族的魅力和品位,为大众的公共生活注入独特的审美享受。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的民族性的东西不是在强化,而是在弱化,建筑越来越多,但真正的好建筑并不多见。

  建筑的这种状况,要说今天中国的建筑师已在西化,对国情表现的“没文化”了,一些地方迷信外国设计师设计,导致建筑“有技术,没文化”当然不可否认。然而这并非主要方面,主要的还是前面讲到的地方权力的非法干扰以至直接介入。在我国,建筑与权力原本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这些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的建筑,由于投入巨大,话语权又被地方掌权者所握,于是权力的介入,就不单纯是设计师设计的问题了。
  投入的巨大及其有着标志意义的作用,使不少城市的公共建筑都附加了当地官员的个人喜好。曾见到一个执业近二十年的建筑设计师坦言:建筑设计行业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外行指导内行”。设计师从专业角度做了很多计算和设计,设计图拿到领导那里,领导就说在欧洲的时候看过某个建筑,很大气,要照着那个建。一些地方官员,有时候甚至是人家有一条河,也要求在建筑设计中画出一条河来。如是,建筑被权力所奴役。
  可见,我国怪异建筑背后真正的“黑手”是权力,权力“黑手”所以要伸向建筑,就是因为大型建筑巨额投资中有利可图,此其一;再是地标性建筑一经建成,就有象征性意义,这让一些好大喜功的地方官员既能显示政绩、又能为自己树碑晋升提供捷径。由此,笔者想,对于什么是好建筑,也许见仁见智。但啥是丑陋建筑,广大人民群众心中都会有数。唯其如此,才有人盘点出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曝露出一些建筑的庸俗与市侩,离奇与低劣,更是揭露了怪异建筑背后权力“黑手”的丑陋。杜绝畸型怪异建筑,要靠法治,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法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用法治之剑斩断权力“黑手”,切实将乱伸的权力“黑手”关进法制的铁笼里!
责任编辑:左传文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