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珠大桥创新篇

2014-11-17 2188 0



港澳珠大桥三节墩吊装

1.征程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2012年,中交一航局公司成立港珠澳大桥桥梁项目部,是为了跨越外海施工的高山。在此之前,公司在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中,负责的工序以桩基为主。而在港珠澳大桥,公司承揽了从桩基到桥面架设的全部工序,开启了外海施工的新征程。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由岛、隧、桥三部分组成,其中桥梁主体长22.9公里,分为3个标段,桥梁项目部负责CB03标非通航孔桥段,长7.52 公里。

  受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超级工程》纪录片影响,人们提到大桥建设,总会想起“高科技”这个词。在桥梁项目部,高科技的含义是工艺的颠覆性变革。港珠澳大桥工程技术难度大,质量标准高,所涉及高精度沉桩技术、装配式钻孔平台应用、超长嵌岩灌注桩施工等新工艺前所未有。而一航人,正是在这条路上寻求突破,踏上前进的征程!

  征程的起点,是工艺创新和完善。2012年进场后,原始设计图上的几个方案还没有成型,多数方案在国内没有应用先例。借助前期人工岛建岛的经验,项目部拟定了以钢圆筒围堰干法施工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方案,方案涉及27个大项,60余个子课题。2012年11月25日,钢圆筒围堰干法施工试验成功。该方法是将插入海洋深处的钢圆筒内部抽水后,创造出干燥空间,从而将钢管桩打设的垂直精度从1/400降至1/250。该工艺被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赞誉为“为桥梁结构基础施工开辟了新思路”。2013年6月20日,国内首个整体埋置式墩台安装成功,创造了一项国家纪录。2014年1月19日,港珠澳大桥首跨钢箱梁成功安装。在过程中,项目部整合了16家科研机构参与研发,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度要求,攻克了三牛腿平面调位等多项技术难题,技术创新高达25项,并申报了2项国家专利。“中交一航”也随这个重要节点登上了《人民日报》!

  在极限面前,每前进一步都是一次负重的跨越。2014年6月13日,“一航津泰”号发起了对自身吊重的挑战。事前,除了少数人知道本次起重作业的危险,在其他人眼中,这似乎就是一次习以为常的突破。当天,船舶以后仰的姿态下勾,吊起了港珠澳大桥最重的墩台,也创造了公司新的单船起重纪录——3900吨。这个最危险的节点在最平静的氛围中完成。

  在桥梁项目部的标段内,起吊物有墩台和钢箱梁两类,仅墩台就包含3种,钢箱梁更是包含自1192吨到3507吨不同重量级别。面对多样化的吊装要求,项目部设计出可拆卸的异形吊具,创造了一种吊具多处使用的“奇观”。2014年8月3日,吊具经过十数次结构调整,成功完成了首个分节式墩台安装。看着吊具,兄弟单位惊叹地给出了“变形金刚”的赞叹。9月21日,标段内408根钢管桩全部完成,标志着公司首次参与的外海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工序圆满结束,为接下来的施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在信誉评价中获得4次第一名,迎接了安哥拉扎伊尔省省长等外宾、多位交通运输部领导的参观,5对新人在大桥项目部喜结连理,3对职工在大桥建设中升级做了父亲、母亲。在打通外海的征程中,我们不仅创造了一项项纪录,更绘制着美好的人生篇章!
 
  2.突破“盲区”

  10月18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14节管节成功安装,2385米长的海底隧道在珠江口粤、港、澳三地之间的海域成型,超过国内目前已建成沉管隧道长度的总和,已跃居世界沉管隧道长度前十。

  沉管安装的旅程从未一帆风顺。从施工方案的敲定,到全新工艺的创造;从深水深槽的攻关,到各类风险的突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开创了国内乃至世界数个外海沉管“第一”。

  建设者们犹如在黑夜摸索,正突破一个个技术“盲区”,铺设着铭刻“中交一航”的海底通途。

  第一道关——海底铺床

  基床就像在海底铺一层由碎石组成的“床垫”,高差不能超过4厘米,精度极为苛刻,岛隧工程V工区用更加严苛的手段实现了这一目标。

  核心装备的运用是关键。“津平1”的建造、使用是公司为该工程建设专项投入的核心设备,国内只此一件。四条桩腿插入海底,首先保证作业平台稳定的结构。工区将其视作“掌上明珠”,成立设备、安全、物资和综合部门联合的“VIP”保障团队,手把手、口对口地从上海振华建造团队学习、掌握并熟悉船舶性能,让每一个零件都发挥应有的效能。

  随着水深的加剧,桩腿插入淤泥层的深度逐渐变浅,意味着外界的“风吹浪动”都将对平台稳定性构成威胁。工区进行专门的技术立项,在局和公司两级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用两个月时间攻克了“整平船插拔桩”技术,掌握了国内唯一的技术资源,又通过航区限速、巡航等措施,有效避免了往来大型轮船船行波对平台的扰动。

  E13管节——具有0.098%的超缓坡要求,自主创新发挥了功效。

  碎石铺设厚度要求为1.3米,工区发现了问题:石料供应受系统程序控制,基床容易出现“浅点”。整平团队跟系统创新较上了劲,一方面,通过调整供料速度、抛石管行走速度,计算需要的石料;另一方面,对抛石管的声纳系统进行改进,让抛石动作听命于系统和人力双重命令,从而有效解决了“浅点”难题。

  不仅如此,为确保精度,施工人员宁可“自找麻烦”,增加施工步骤,将原本校准2次自觉改为3次,原来一人测量标高增为2个人核查才能过关。

  认真的态度确保每一次基床整平未出过一次差错,E13管节基床精度更是精确到了“2毫米”。

  第二道关——深海之吻

  沉管隧道的核心突破在于安装。清华大学教授、国家“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胡鞍钢曾说:“海底无人对接的难度,堪比航空航天技术。”

  自然水深10米,基槽水深35米,“深水深槽”区沉管安装达到了45米的“无人之境”,接近人工潜水探摸的极限。建设者们借助航天科技和小窗口海洋预报之力,创造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巅峰之作。

  一组数据曾引起建设者们的关注:在2012年对珠江口主航道海流流速进行测量的时候曾发现过一个反常现象——一组测量数据显示沉管安装基槽里的海流流速大于正常流速。

  这是否就是深水深槽区沉管安装的盲点?V工区在总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3个月的专项攻关。大项包括沉管安装期间的海水流速监测和沉管运动姿态监测,小项则包含了关键系统改造、沉放流程细化、船舶操作提升等42个内容。

  沿着问题的线索,建设者们逐渐摸索出“深槽紊流”这一突破口。“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规律,而是充分认知没有发现的规律,壮大我们的头脑”,岛隧项目提出了这一重要概念。流速监测、槽底紊流观测、管节姿态监测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上马,成为“深海之吻”的重要保障。

  技术背景搞清楚了,关键操作部分更加严苛。在两级专家组的驻点指导下,工区编制出完整的沉管沉放对接标准化流程,24套表格是“主要武器”,沉放过程分步实施,每一步之间都有沉管姿态监测和潜水探摸检查,指令的发布严格依托船舶数据与探摸数据的校核,有效杜绝了“盲区”的未知性。

  在程序背后,工区又开展了“八大系统革新”,对导向系统、拉合系统、水力压接系统等八个各自为战又息息相关的程序进行创新改造,这几套设备大多采购自国外,通过先引进后创新、先学习后改造的实践,沉管安装的核心系统基本实现了自有化。工区常务副经理宿发强感叹:“这不啻为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依托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实现了外海深水的无人安装作业,下一步,我们必将从‘自有化’迈向‘自主化’。”

  第三道关——深海之眼

  测量,这一传统工程建设中的辅助手段在岛隧工程被称为“深海之眼”。2014年10月,E14管节沉放途中,最佳窗口即将过去的紧要关头,GPS信号突然失锁,指挥团队临危决策:等信号来。测量数据的风险为何大过错过最佳窗口的风险?

  原因在于45米深海对接的难度犹如“盲人摸象”,8万吨沉管的每一步动态都精确到“厘米”,并受到航道、基槽限宽的影响。没有精确的定位,每一步都是闭着眼睛在做。

  沉管安装轴线首先倚重的是“测量塔法”测控,同时,引进“深水测控系统”,通过声呐法进行管节对接端的偏差控制。

  近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节沉管在海底次第对接而成,任何一节沉管出了问题,都是致命的。在槽深30米处对接,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这两种测控方法的同时应用,更是第一次。

  每个月安装窗口期来临,是测控组负责人刘兆权最为紧张的时候,他肩挑沉管浮运导航和对接安装测控双重任务:“冷空气、台风、强对流天气都会对大气中的电离层产生扰动,导致GPS信号失锁,会对施工操作构成极大风险。”

  突破信号难题势在必行。工区联合高等院校,开发出专门的浮运导航软件,并积极采纳拖轮船长的应用建议,在数据采集、程式结算、画面呈现等多个方面不断改造,10艘拖轮的船长从原各自船上集中到安装船指挥舱内,根据卫星图像下指令,浮运效率大大提升。
 
  在测控系统的改造上可谓“大刀阔斧”。工区专门建造一套海中测量平台,用以对测量塔、深水测控等数据的校核,“用我们自己的话叫‘不自信’,三套系统相互校核,准确率大大提高”,刘兆权说。

  与其说是“不自信”,不如说是“不信自”,用“连环扣”的方式进行逐级检验,不因某一套系统的数据而忽视风险。深水测控系统引自日本,但仅在东京湾浅水区有过成功尝试,进入岛隧工程后,“声纳”变得扑朔迷离,时而精确,时而跳跃。测量队与日本专家软磨硬泡,要来了系统建造的原始图纸,从文字翻译到组装原理,逐一摸透,用半年时间攻克了声纳信号难题。

  2014年,在深水整平、无人对接、沉管拉合等国内空白领域,诞生了近百个技术创新立项和国家技术专利,形成了自主创新、引进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协同创新交叉重叠的格局,为一航局在外海实施大型构件的出运安装逐步开辟一条崭新的航路。
 
  3.一切为了深海相拥

  五公司负责施工的港珠澳大桥CB03标桥墩类型最多,分为9大类,最难的要数其中28座分段式桥墩的预制。分段预制,使单件墩台预制的体积变小了,但因为分段之后还需要再“合”上,所以,这看似简单的一分一合,却使建设者们经历了极大的考验。

  挑战“三高”

  这考验,被项目总工孙业发总结为“三高”,即:高精度,高难度,高风险。

  高精度。分段式桥墩需通过预应力粗钢筋和竖向干接缝匹配工艺实现对接。粗钢筋的垂直度、同心度、位置的精确性必须控制在0-5毫米,才能保证上、下节对接的0误差,精度要求极高。高难度。施工中应用的直径75毫米预应力粗钢筋和竖向干接缝匹配工艺都是国内首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加之精度极高,施工难度巨大。高风险。由于精度之高,容不得出现任何闪失,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会对施工造成巨大影响。此外,由于分段式中、上节墩身不带承台,截面小,高度大,海上船运稳定性差,安全风险突出。

  巨大的压力面前,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研讨方案、组织试验、优化方案……展开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活动。

  精度!精度!

  “预应力粗钢筋最少的有36根,最多的达64根,每根的精度都要控制在几毫米。”主办技术员小隋说。

  为了保证预应力体系和干接缝竖向对接的精度,在局专家组指导下,研发了“大直径预应力粗钢筋及波纹管定位成套技术”和“预制构件的竖向干接缝匹配模具”,这两项技术的关键都是精度。

  小隋说“工序多,精度就不好控制,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到位,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三次定位一次校核’。”三次定位,是对粗钢筋进行底部定位、顶部定位和中间部位定位,精度需控制在0-2毫米。“一次校核”是在混凝土浇注前,试安装干接缝顶模,利用顶模预留的精确孔洞,校正粗钢筋位置,校核精确后进行加固,再浇注混凝土。

  而干接缝对接的关键之处,就是顶模和底模的精确匹配。施工时,下节墩身浇注完成后,立即安装顶模。中、上节施工前,先安装底模,控制平整度,混凝土浇注后,形成剪力槽。这样,通过上下节干接缝剪力键槽和连接粗钢筋,完成干法对接。”

  “这两项技术都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谈及这两项技术,最为自豪的还是总工孙业发。

  深海相拥

  预制完成后,下一个难题,就是运输。

  由于分段预制,中、上节墩身不带墩台,稳定性极差。这样的大型高耸构件利用半潜驳进行海运,在一航局的历史上也是首次。为此,局专家组和五公司的建设者们,研发了“大型高耸构件钢平台辅助出运加固工艺”。

  这一工艺,被技术员们称之为“12468工艺”。即通过“1个钢平台,2个抗倾覆外加固横梁,4条潜驳与平台加固杆,6组抗滑移顶杆,8组内加固”来实现细高桥墩的加固,保证海运稳定性。“钢平台,就是人为给桥墩制造一个‘承台’,通过加固件连成一体,能抗12级风。”孙业发解释说。

  8月1日,首件上节墩身抵达施工水域。8月3日傍晚,经过16小时奋战,首座分段式桥墩上、下节墩身在伶仃洋深情相拥。标志着一航局在超大型桥墩预制及干法对接上取得关键突破。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祝贺:“感谢一航局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艰难探索,干接缝工艺必将以其高精度、高质量的无比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今后同类工程。”
 
    4.港珠澳大桥里的航空技术
 
  如果有人问你,你见过1米、2米、3米以下的海水是什么颜色吗?或许会有很多人回答你,蓝色!但如果又有人再问你,那40米以下呢?有过潜水经验的人会回答你,黑色,一片漆黑……

  2014年5月,港研院担负港珠澳项目监测工作的项目部接到总部要求,针对E10管节沉放中出现的问题,对水深四十米下的管节沉放运动姿态进行监测。四十米以下,这无疑已是深海监测,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想要看清沉管位置已不是易事,更何况它的运动姿态,而这项技术放眼国际仍是空白。

  用摄像,用声呐,用激光,一项项方案被大家陆续提出,但要么是因为海水浑浊,要么是水深,要么是施工工序太复杂,又很快被一一否定,前路不通,唯有继续开动脑筋。

  不多久,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又提出测量加速度这一设想,然而这个方法一般仅运用在汽车、船舶、飞行器等运动速度较快,振动频率较高的物体上,放到这里可行吗?

  不出所料,所有生产加速度传感器的厂家都直接给出了否定答案,就连国家地震局、清华大学等国内振动领域的权威,乃至日本这类对加速度测试需求非常高的国家,也对监测这么小的加速度无能为力,他们都表示沉管安装时的运动周期属于超低频范围,而对这类超低频振动下物体的运动姿态监测从未有接触。看来这条路又快走不通了。

  说来也怪,港珠澳项目部一直有个传统,大家都不喜欢在屋子里讨论问题,而是在项目部的露天通道外进行头脑风暴,正是在一次饭后的闲聊中,院副总工高潮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我们国家的天宫一号都对接成功了,要往航空航天领域寻找解决办法。”一语点醒梦中人!大家马上进入新一轮的调研,很快方向明确了,中航工业集团一家单位提出可以试一试他们的传感器,至此,航空航天技术正式进入港珠澳大桥的技术储备,不过仅是传感器还不行。

  由于沉管运动的幅度很小,就连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角度也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技术人员在加速度传感器旁加上了角度传感器,对加速度结果进行角度修正,从而更准确的测试到沉管姿态。

  不仅如此,为了验证整套系统的有效性,在下节沉管安装前,大家还利用沉管漂浮在水面上的间歇,在桂山岛预制场的深坞区组织现场试验,将沉管的动作与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为最后的现场监测做好万全准备。

  “报告,沉管首端横向振动幅度2mm,沉管尾端振动幅度5mm!”随着最后一次沉管姿态汇报完成,E11管节四十米水下的沉管运动姿态监测圆满完成,而这,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